首页 | 活动动态 | 领导动态 | 政策法规 | 投融资服务 | 股权投资 | 股权交易 | 债务性融资 | 改制上市 | 案例介绍 | 考试认证 | 典范企业 | 担保融资 | 金融专家
 您的位置:首页 > 股权投资政策 > 信息详情
皮海洲:“股权性投资抗通胀”不靠谱

皮海洲 财经评论人

在中国股市里,圈钱是第一位的,新股发行与再融资,加上无休无止的限售股解禁与套现,中国股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成为适合老百姓投资的场所。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6月份CPI高达6.4%,创下三年来新高。为此,在10日举行的“2011中国金融投资夏季峰会”上,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建议老百姓用股权性投资抵抗通胀,让老百姓的投资与经济的成长挂钩。

在高通胀的背景下,老百姓如何抵抗通胀,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关心的话题。但老百姓用股权性投资来抵抗通胀,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进行股权性投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投资股票的二级市场。

目前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是最能赚钱的,股票一上市,原始股东们一夜暴富,这当然可以抵抗通胀。但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要投资原始股比登天还难。即便是上市公司的职工,其原始股都要被强制收回,作为社会上的普通老百姓,更是不要对此抱有幻想。

而投资一级市场就是打新股,普通老百姓同样很难获得必要的投资收益。在行情看好之时,新股中签者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投资者要中签却是难上加难。而行情不好之时,新股面临着破发的命运,投资者中签如中刀。

所以,进行股权性投资,最后留给老百姓的就只有二级市场。但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是没有抵抗通胀功能的。因为中国股市是一个圈钱市,而不是一个适合投资者投资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圈钱是第一位的,新股发行与再融资,加上无休无止的限售股解禁与套现,中国股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成为适合老百姓投资的场所。一个很明显的现实是,去年我国的GDP高达10.3%,位居世界前列,但A股市场却下跌了14.3%,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倒数第三,仅强于身陷欧债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却是A股市场去年实现融资1.02万亿元,位居世界首位。而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形势同样并不乐观。虽然上证指数只下跌了1.64%,但投资者的亏损面却接近八成,就连投资基金也巨亏了4398亿元。

因此,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并不是一个可供老百姓抵抗通胀的市场。尤其是不久前证监会公开表示,中国IPO全球第一还会保持十年。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更要捂好钱包,远离股市。

关闭窗口
平台简介
版权所有@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国家科技金融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