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出现的中小企业倒闭潮,引起了各方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进一步关注。昨日来自市中小企业局的消息称,今年内实现新增中小企业融资额1000亿元。伴随多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预计5年内,我市中小企业数将达到25万户,从业人员数达到700万人。
上半年增3.7万户中小企业
据了解,截至6月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产业活动单位达96.1万户,比上年末新增9.1万户,实现增加值2700余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工业企业增加值1544余亿元,同比增长21%以上;新增从业人员14.9万人,达到817.2万人。
上半年,中小企业达到23万户,比上年末新增3.7万户,实现增加值1830余亿元,同比增长17.5%以上。其中,工业企业增加值1191余亿元,同比增长21%;新增从业人员9.6万人,达到529万人。
“都市工业发展也取得成效。”市中小企业局局长马发骧介绍,截至今年6月,全市94个都市工业园中,共入驻企业2220多家,解决就业15.9万人,实现产值480.3亿元。
年内融资额达1000亿元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扶持担保机构发展,发挥担保机构、融资超市的桥梁、平台作用。”马发骧表示,为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市中小企业局将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部门的合作,推进银企合作,鼓励引导私募、风投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年内新增中小企业融资额1000亿元,其中,担保贷款400亿以上。
据了解,今年1~6月,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共为1885户企业担保贷款224.12亿元,同比增长74.1%。“此前,我们搭建了重庆首家、西南地区第二家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并于去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马发骧介绍,截至6月底,中小企业融资超市成功贷款2亿多元。
他还说,在去年成功发行3.68亿元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基础上,年内将实现发行集合票据5亿元以上。
中小企业将占GDP比重50%
马发骧介绍,按照该局年度目标,将培育年销售收入2000万~1亿元企业6000户,1亿~10亿元企业1200户,10亿元以上企业120户,培育100亿元以上中小企业产业集群60个。
“五年内,全市非公经济投资总额将达到3万亿元。”马发骧表示,五年内,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增加值将达到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达到70%。另外,中小企业数五年内达到25万户,从业人员数达到700万人,增加值达到8000亿元,占GDP比重达50%。
另外,市中小企业局已对万州狮子、涪陵清溪、铜梁旧县、南川大观、梁平屏锦、开县临江、石柱万朝7个新建的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进行了授牌。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114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入驻企业达到5193多户,实现营业收入91.8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28.4万人。
据介绍,小企业创业基地是指由政府统一规划布局,并由政府或社会组织对闲置土地、厂房、学校等实施改造并进行集中新建,形成相当数量小型企业(包括部分中型企业、微型企业)集聚的区域,具有连续滚动孵化功能,可有效解决小企业在创业初期普遍存在的布局分散、用地难、融资难、创业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