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通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通州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业,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形成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人才制高点。为实现这一目标,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的专项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开发有机结合,进行捆绑式考核和补贴。定期举行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以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通创业,加大柔性引智力度,启动“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采取开放式的用人方法,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和外来人才根据自身特点,采取项目合作、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企业的科研技术合作。目前已聘请省内外26家知名高校院所的77名教授、博士,挂职通州56家企业。 加强科技金融结合,建立创投引导资金,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加快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目前通州已基本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全区科技创新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搭建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相关中介机构以及社会群众之间高效的沟通平台,区金融办定期召开金融推介会,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培育和壮大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进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借助债券市场、上市和股权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推进资本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南通四建集团、南通蛟龙重工发展有限公司、汉瑞实业、通达科技等一批企业成功募集资金,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雄厚的发展资金。 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战略,突出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紧紧围绕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改造、计划项目和研发平台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力度,实施一批创新点明显、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提高产品和产业的科技含量。目前南通金驰机电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38个产品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6家科技型企业成功入选南通市"瞪羚企业"培育计划。上半年,四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7.59亿元,增长35.3%,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7.8%。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26.21亿元,增长30.1%,占比达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