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证监会核准首批14家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后,日前,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了《期货投资咨询服务合同指引》,业务细则进一步明确,投资咨询开业已近在眼前。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证监会批文已正式下发至相关期货公司,在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后,首批14家期货公司即可正式与客户签约,开展投资咨询业务。对于新业务拓展,各家期货公司正积极筹备,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有望倒逼期企服务水平的提升。
期货公司各有抓手
“证监会批文我们已经收到,合同设计也已基本完成,投资咨询业务有望在近期开展。”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陶金峰表示,初步设想咨询业务将主要针对法人户和机构投资者,结合海通在期指上的优势,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量化和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咨询服务。当然,股东之间也会相互支持。
对于券商系期货公司而言,股指期货上的既有优势毋庸置疑,多数券商系期货公司也将其作为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拓展的重要抓手。平安期货总经理王江表示,平安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上将采取“项目制”,初期将重点着手与集团内部平安券商和平安信托的合作,为券商和信托公司提供风险评估和股指期货的对冲策略。
“总的来说,广发期货会采取商品和金融期货并举的策略。在金融期货方面,我们与易方达基金一直都在进行合作,在股指期货咨询上比较有经验。”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称。
与券商系不同,传统期货公司则大多倾向于深挖产业客户。“新湖在产业客户服务上具有很好的基础,在投资咨询业务上也将以产业客户为主。”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表示,有些产业客户存在很强的风险管理需求,新湖可以为企业提供宏观面及产业链分析,将咨询业务与经纪业务结合起来。
浙商期货副总经理魏丁也认为,即将启动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将使期货公司改善业务格局单一的局限。浙商期货将加强自身综合业务专业性,在更高层次上为产业客户服务。
此外,在国内对海外市场投资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一些期企还准备在这方面做足文章。陶金峰称,从海通客户的反馈来看,部分客户对于内外盘市场套利存在需求,像有色、农产品期货的跨市套利,未来海通也会尝试针对这方面需求提供咨询服务,具体操作模式还需要继续摸索。
新业务考验服务水平
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问世,对于原本靠单一经纪业务养家的期货公司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就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格局而言,短期内咨询业务收费并非易事,关键要看期企的服务能力,也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货公司不应将商业利润作为投资咨询业务的初始目的,而应将此作为提高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机遇。客户有需求,还要看服务水平能否跟上。”马文胜称,根据此前对客户的摸底,产业客户亟需中长期产业链价格变化、企业内部风险部门架构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在投资咨询业务中,新湖期货将整合研究所、咨询部门和营业部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
“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客户需求多样化,对于人员能力要求更高,初期会有一定的难度。”陶金峰坦言,目前市场上观望的多一些,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
肖成则表示,在产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的投资咨询中,主要取决于上下游企业或金融机构能否认同期货公司的服务水平,投资咨询业务的推出,有利于期货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