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今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和解读了《报告》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于今年《报告》获得各方高度评价,黄守宏分析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上接天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部署,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二是“下接地气”,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社会各方的期待,也凝聚了各方的共识。
据黄守宏介绍,起草组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二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今年中国政府网联合20家网络媒体平台,第五次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至昨天共收到33万多条建言。经过逐条梳理,精选出有代表性的700多条建言。这次活动中,国际网友的建言数量也明显增加。三是有关方面转来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起草组直接听取意见。“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施政理念。对于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网民建言,我们都是逐条研究、反复斟酌,能吸收的尽量吸收。”黄守宏说。
黄守宏认为《报告》有四点需要重点把握。第一,要把握住《报告》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逻辑。第二,把握住《报告》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大举措。第三,把握好《报告》中体现的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部署。第四,把握《报告》中体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对于有媒体提出今年为何要对GDP增长的预期目标进行调整的提问,黄守宏回应说,GDP增速作为一种基础性、综合性的指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报告》提出把GDP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6%至6.5%,这是根据当前国内外的形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过去两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都是6.5%左右,实际上2017年增长了6.9%,2018年增长了6.6%,实际增速都超过了预期目标。今年形势更加复杂,国内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这种情况下,在前两年基础上适当调低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黄守宏说。
他指出,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和风险挑战目前难以预料,经济增速等指标在季度、月度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应该增加预期目标的弹性。综合以上考虑,采取适当降低GDP增速预期目标并设定为区间值的方式。通过测算,6%至6.5%的预期目标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今明两年GDP增速只要保持6.2%左右,就可以实现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另外,这一目标与当前的潜在增长率比较吻合,与社会各方面的预期比较吻合,也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一目标也可以确保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对中国来讲,只要就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环境改善,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记者 朱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