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又有新教授开课。这位潘军教授一个多月前辞去了麻省理工(MIT)斯隆管理学院终身教职,将全时加入高金,主授金融市场课程。至此,全院30多位全时教授、30多位特聘教授形成的“豪华阵容”又添一员大咖。在高金,潘军这样多年之后从海外名校回沪任教的资深教授规模,目前在国内商学院中堪称唯一。
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世界一流金融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依托上海交大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创立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已形成国内最全的覆盖硕士到博士的高端金融类管理教育项目链,其中金融硕士项目排名全球前十、蝉联亚洲第一。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同步,“高金”从十年前一间办公室到现在京沪深都有校区、办公室,师生人才的创业激情正熊熊燃烧。
海归教授团队收获国际同行赞誉
如何吸引国际一流师资?事实上,自2009年2月高金首次理事会决定聘请王江教授作为创院院长起,对于这位MIT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金融学教授和他的同事,引才就是首要任务。回首筹办经历,王江表示,“要办国际一流金融学院,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流的教授,从而能够做出创新的研究、办出前沿的项目。而要从国际上吸引最好的师资,国际化的体制保证和坚实的财务支撑是最基本条件。在这两点上,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作为王江最重要的搭档之一,高金执行院长张春教授本人便是海归学者的带头人。1977年,张春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考入当时人才济济的华东师大数学系,他一直希望用数学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成了改革开放以后最早一批负笈游学的年轻学者之一。10年后,一个在美读取硕博的中国青年站上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金融课堂的讲台,成为第一位到美国大学执教金融学的大陆学者。又相隔17年,他在美国功成名就,却主动放弃终身教授教职,成了国内第一位全职回国任教的金融学教授。
“高端金融人才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的发展瓶颈。”时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表示,上海此前曾以高薪从华尔街引进人才,但数量庞大、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必须依靠上海自身培养,这才是可持续发展。“创新体制机制,走国际化道路。”在她看来,这是两大关键选择。迄今,高金坚持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当时就由上海市主管金融的副市长担任理事长。市校联动,对标一流。
5年前,尚在创业期的高金,顺利通过了由多位国际一流专家实施的国际评估。前美国金融学会主席、国际专家评审委员迈克尔·布伦南(Brennan)说,“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欣喜的是高金的教授团队,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国际一流商学院,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金融学院的坚实基础。”2016年,高金正式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AACSB)的国际认证,成为全球获得此项认证的最年轻商学院之一。
结合新工科细分金融科技方向
创立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的秦朔,目前正继续求学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全球金融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着手对日本、德国、以色列、英国等国家商业文明进行研究。“高金课程是一个集学术性、实践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教育体系,”秦朔笑言,“如果早生20年,我可能会先读MBA项目。”
作为博士研究生,深造之路是秦朔的充电过程,他表示自己的所得是“见人又见物”:在高金平台上见到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比看书获取的知识营养更丰富,比如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等业界领袖;同时,高金同学中有很多一线开拓者,包括创业公司高管,所以不仅学金融,还能触摸社会经济发展前沿动态。
目前,高金在校生已达2000余名,为中国金融事业输送近3000名优秀人才。作为高金全日制全英文教学的旗舰项目,金融硕士(MF)2018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学子毕业前即实现100%就业,年起薪平均值近30万元,最高突破100万元。毕业生中,PE/VC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成为最大去向(20%),证券(13%)、公募基金(13%)与外资投资银行(13%)并列其次,另外互联网和金融科技也成为新兴热门去处(11%)。在《金融时报》的排名中,除综合得分位居亚洲第一、全球前十外,高金投资回报率、薪资涨幅等方面均稳居亚洲第一。
在学院的金融实验室,学生们实时接收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在实盘演练中把准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今年起,金融硕士项目正进一步细分出一个金融科技方向(MF-FinTech),已招收第一批学员。“早前设计的一些课程,比如另类投资、行为金融、衍生证券等等,站在全球金融教育潮头。”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认为,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有些内容可能已经成为金融从业人员常识,高金还要与时俱进继续走在前列。
对此,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表示,高金能更多地与工科学院合作,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是非常好的结合点。“当开展大量深入研究以后,新工科和高金之间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合作需求。”
以特色金融智库更好服务中国经济
身为SAIF的当家人之一,张春每天的行政事务排得满满当当,基本是一个会接着另一个会,有时晚上回到家还要开视频或电话会议,半夜一两点钟处理并回复邮件。而即便工作日程再繁忙,他依旧难以割舍自己的学者和教授身份:每周的学术讨论会他极少缺席,参与的课题研究他亲自指导,给博士生讲论文他耐心细致。
回国多年,张春目睹了中国经济在体量上的高速增长和迅猛发展,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在宏观经济和宏观金融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相关数据模型分析。为此,他牵头在依托SAIF设立的中国金融研究院(CAFR)之下建立起宏观金融研究中心。在其力邀之下,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资深经济学家、SAIF特聘教授查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西姆斯(Sims),SAIF金融学教授刘俊和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系教授劳伦斯·克里斯蒂亚诺(Christiano)等纷纷加盟,多方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宏观金融理论和模型。在GDP、CPI、进出口贸易、投资、消费等相关数据梳理的基础上,中心运用和搭建贝叶斯VAR模型,可根据今后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观政策变化进行条件预测,为重要经济和金融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和支持依据。
以特色金融智库更好服务中国经济,除宏观金融研究中心之外,当前CAFR还有多个研究中心,包括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对冲基金研究中心、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等,并正在筹建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作为国家战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明确2020年初步建成框架,交卷就在眼前。据透露,高金及CAFR最近正接受央行上海总部委托,专门详细评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绩单”。
“在三大攻坚任务中,包括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怎样在上海自贸区实现金融创新等,”姜斯宪表示,这些课题已不仅仅是中国的题目,也是世界的题目,“要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作出高金的独特贡献,将中国特色研究做好,就能成就世界一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