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江省金融服务人才政策举措新闻发布会现场。 胡亦心 摄
中新网杭州5月14日电(记者 胡亦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13日,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温暖在浙江省金融服务人才政策举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人才信用贷需求较大的情况,今年浙江将人才信用贷额度由以往最高1000万放大到不设上限。
人才信用贷额度不设上限
2016年,浙江率先成立中国首家人才银行,目前仅浙商银行已向人才授信贷款80多亿元;浙江率先组建中国第一支以人才命名的海邦人才基金,已投资80多家海外人才创办的企业,其中已上市10家;浙江率先成立中国首家人才小贷公司,为人才提供随借随贷、周转灵活的小额贷款……
近年来,浙江省深化“人才+资本+民企”文章,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日前,浙江省委人才办会同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单位,联合出台“金融服务人才20条”。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杨民表示,怎么有效打破人才创新创业缺资本、缺资金、缺资产的障碍,对人才这个特定的群体给出定向的、倾斜的、硬核的和有影响力的金融举措,是联合印发文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人才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金融需求。杨民说,政策整合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资源,目的是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应贷尽贷、应保尽保、应投尽投、应担尽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据悉,今年浙江将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双创、小微专项金融债500亿元,募集的资金优先用于人才企业的信贷投放;面向人才企业定制专属的银行服务,人才可以凭借他们的学历证明、创业计划、项目可行性认证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实现“以人定贷”。
根据规定,对初创企业的人才企业,原则上可以获得1000万额度,成长期企业原则上可以达到5000万额度,在资本市场挂牌的企业贷款上不封顶。此外,在创新人才企业还贷模式上,贷款最长期限可以达到10年,最长给予3年还息不还本的宽限。
打造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潘广恩介绍,当前,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人才保”“人才贷”“人才板”等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2016年,浙江率先成立“人才板”,为人才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股改培训、上市辅导等专业服务。截至2019年底,150多家海外人才挂牌企业,平均营收从挂牌前100多万到620多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44.5%。
2019年底,浙江省范围“高层次人才企业创业支持保险”通过银保监会备案,形成了研发人才责任险、研发失败补偿险、人才健康险等保险套餐,有效降低创业风险成本。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红丹介绍,杭州市余杭区已针对通过杭州未来科技城评审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推出了科研保、创客保、科创E保等创业险种,主要是针对项目研发失败,经认证给予研发费用赔偿和创业团队生活补助等两项保障。
据介绍,人才创业险保额最高可以达到1000万元,年费率最低至3%,创业人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购买相应的险种,余杭区还明确对通过评审的人才项目,由财政给予每年不同额度的保费补助,为人才承担了创新创业初期的风险,也有效地保护和激发了人才的创业热情。
截至目前,余杭区已经有17家初创人才企业购买了人才创业险。朱红丹说,后续将进一步扩大“人才创业险”试点范围,争取让更多的人才项目享受到“人才创业险”的政策红利,让“你来创业,风险我担”这句口号喊得更加响亮。
浙商银行于2016年推出了“人才银行”服务。这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高层次人才的金融服务品牌,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专属的金融顾问服务。
浙商银行副行长徐蔓萱介绍,对于创业初期的人才客户,凭借人才证明文件、商业计划书和营业执照,就可以申请最高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无需抵押,从提交贷款申请到资金到账平均只要3天左右时间;对于产品已经研发成功,但需要资金扩大生产的,可向浙商银行申请最高5000万元的信用贷款,业务审批享受绿色通道。
温暖说,人才服务永无止境,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下一步,浙江将坚持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争抢国际高端人才,升级人才服务举措,激发各类人才活力,成就人才发展事业,为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更多人才智慧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