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1日电 2月27日,首届交叉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全国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联席会主办,主题为“探索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推动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改革发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米尔格鲁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比尔罗斯科,国际交叉学科研究会会长、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经济系主任里克斯佐斯塔克,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李幼平、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刘伟,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张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竞争政策与大数据中心主任付宏伟,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副主任潘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王轶等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两百余名政产学研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系列成果发布会举行。张东刚、刘伟、韩启德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邬贺铨、鲁昕、张穹、张景安、洪大用、徐青森、雷朝滋、付宏伟、单志广、潘庆、刘元春、王轶等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在揭牌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为更加精准聚焦党和国家现实急需、发展急需、未来急需,学校想党之需,国家之盼,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紧紧围绕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中国人民大学建设,立足综合优势,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新的“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加快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建设,努力成为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增长点和驱动新引擎,为探索一条具有人大品质、人大特色、人大使命并引领时代价值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之路,为促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化自立自新自强自觉奉献人大力量。
揭牌仪式后,与会嘉宾及线上参会嘉宾围绕探索创新交叉融合机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与管理评价机制改革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5月,是学校立足优势学科发展基础,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孵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的实体教学科研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学科特区”和“人才培养特区”,旨在于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以“取得原创性”促进“学科交叉性”,探索出一条兼具“人大特色”与引领示范价值的新时代人文理工交叉融合发展之路。研究院院长由杨东教授、陈彦斌教授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