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介绍   新闻动态   领导动态   人才入库   入库查询   人才注册   行业专家   交流会议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公告通知
  图片新闻
客户服务    更多>>>

010 53392692;  13522178372

Guojinzx2010@govjrhr.cn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适应新金融业态发展 构建新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颠覆了金融业的发展格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推进着金融业态变革,也对新时期的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坚持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起“红色传承、科技引领、四方协同”具有吉财特色的新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理论基础宽厚扎实、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实操经验丰富,具有创新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新金融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红色传承——在思政育人中彰显红色金融特色的价值引领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思政铸魂育人进程中结合吉林财经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的悠久校史,东北抗日金融史、红色金融史等学校、地区和行业发展的特殊红色基因脉络,构建起“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网络宣传”立体化红色传承育人体系。在课堂上注重将鲜明的“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讲马背银行、扁担银行等红色金融故事,帮助学生确立为崇高目标奋斗终身的理念。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东北亚金融博物馆、“伪满时期日本金融掠夺”专题展,开展“开学第一课”、重走红色之旅、“红色金融论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校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院自2015年起成立新媒体工作站,利用“钢铁金融”微信平台,制作“习以为常”专题100期、“红色金融党课”专题34期、红色金融史专题20期等网络文化作品,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精神。



科技引领——在学科育人中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学院对标新文科及一流专业建设评价体系,结合学院及学科建设实际,构建“文理融合+智慧教学+智能实践”全过程科技引领的学科育人体系。以文理融合驱动课程体系重构,针对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学等传统专业,将反映金融新发展、新成果、新知识的课程引入专业教学;针对2020年开始招生的金融科技新专业,围绕培养金融大数据分析人才的目标,构建将金融与计算机、数学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慕课、雨课堂、虚拟实验室等信息化载体,开展“金融+智能+技术”的智慧课堂改革,将跨学科融合的理念和实践植入课堂教学,打造一流“金课”。以智能实践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依托学院建设的金融实验教学中心和新金融智慧工场,形成了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区块链金融、大数据金融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文理交融和技术引领的新文科复合型金融人才。



四方协同——在合作育人中推进政企学研协同的产教共融



学院面向新时期金融人才培养的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平台”四方协同的合作育人体系。以“三共建”推进产学研合作共融,即与中金支付等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吉林省金融科技重点实验室,与吉林省农信社合作共建省级科研平台——吉林农村金融研究中心,与九台农商银行共建吉林省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普惠金融学院。以“五联合”实现校政企协同育人,即通过与吉林证监局、大连商品交易所、吉林银行、太平人寿、北京知链等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金融实务课程、创新课堂教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办学科竞赛等多元举措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学院先后获评吉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金融学是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保险学与金融工程是吉林省一流专业,金融科技专业在2021年中国软科专业排名位列第七。毕业生在社会上树立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突出”的良好的品牌形象。

  上一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下一篇: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缺乏金融人才
 


友情链接:建设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监会  国家工信部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财政部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证监会  财经CCTV-2  经济与法  CCTV-新闻1+1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 中国银行业协会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金融职业认证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认证 中国金融人才入库等级证书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