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银河证券投资顾问部的统计数据,证券市场保证金余额最近一个月来频频下滑,多次创出近期新低,自5月13日跌破万亿元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过万亿元水平。业内人士认为,打新资金撤离、IPO融资、“大小非”套现以及投行费用、交易佣金等中介环节“雁过拔毛”是导致A股资金面缺血的主要原因。但大型券商的相关历史研究发现,A股市场的证券保证金存量只是跟随股指运行趋势变动的滞后指标,并不适宜用来研判后市方向。
保证金存量告急
有媒体统计银河证券监测的沪深交易资金流向数据发现,5月截至29日的19个交易日里,除5月10日沪深交易资金小幅流入6.83亿元外,其他18个交易日全部为流出。但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上述统计口径显示的市场保证金余额有小幅增加态势。
可能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3日,二级市场资金近13900亿元,较上月的14000多亿元有流出。但总体上看,当前市场的保证金数量确实处于历史上较低的水平。
四大渠道抽走资金
针对证券保证金的变化趋势,记者对券商营业部工作人员、基金经理等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总体而言,大家认为持续的IPO,大小非的套现,新股发行的低迷以及投行费用、交易佣金等中介环节“雁过拔毛”是导致证券保证金存量趋于下降的主要原因。
广州一家大型券商的一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仅从股民保证金的角度看,很少人会从证券帐户转出资金,即便被套,股民更倾向于转入资金”。也就是说,股民保证金绝对数量的变化,主要依赖于股市行情的起落。
与此不同的是,新股IPO和配股、公开增发等融资行为会直接导致存量保证金绝对数额的下滑,“很简单就能理解,企业圈走的钱基本上不会再回流股市”,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另据记者了解,随着创业板、中小板大量自然人股东大量套现,也对保证金存量构成了很大的下滑压力。一位和很多“大小非”有密切联系的人士认为,不少做企业出身的原始股持有人对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并不“感冒”,在这些拥有数以千万,乃至数亿身家的大小非人群里,有的人热衷收藏,有的人热衷享受,有的人乐善好施,但喜欢把钱放在二级市场炒股的人并不是主流。因此,大小非一旦套现,往往倾向于将资金转出股市,进而导致保证金存量下滑。
据券商人士介绍,新股发行的低迷确实导致一些专职打新的资金撤离,但目前业界研究机构对存量保证金的统计大多剔除了打新资金。
不宜简单用保证金数据研判后市
保证金存量的下滑,无疑让人联想到二级市场的资金压力。但据业内大型券商的研究,并不能简单套用保证金存量绝对数据来判断股市的未来走向。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曾在2009年做过关于证券保证金与二级市场的关系研究。他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证券客户保证金属于滞后变量,股市的趋势是决定证券客户保证金增减的原因,保证金的增减只是结果。也就是说,客户保证金不能给投资人提供前瞻性的判断。
但据长期跟踪申银万国研究报告的业内资深人士介绍,“市值资金比”对证券市场的研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据介绍,当市值与保证金的比值突破6时,市场有回调压力,当该指标回落到4以下时,往往表示市场的风险得到充分释放,股市可能上涨。稍有遗憾的是,申银万国6月初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的“市值资金比”为6.10,按照上述人士的分析方法,市场的调整似乎还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