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介绍   新闻动态   领导动态   人才入库   入库查询   人才注册   行业专家   交流会议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公告通知
  图片新闻
客户服务    更多>>>

010 53392692;  13522178372

Guojinzx2010@govjrhr.cn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广州市科信局以“三个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双提升和市委市政府三个重大突破五个全面推进的战略部署,广州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双引擎驱动,多模式融合技术、知识、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构建创新集群,引领产业高层次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驶上快车道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着力技术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构建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大创新、大平台、大集聚、大发展的创新格局。重点推进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二期、北航新兴产业研究院、中山大学科技创新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南科技园、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分院、广州现代产业研究院、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中国(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天河智慧城、白云健康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中新知识城、广东(南沙)粤港澳离岸数据特区、大学城南岸地区等重大产业发展平台的规划建设工作。

  二是重点突破核心技术。通过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数字家庭产业、数控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96个,攻克从芯片、智能化系统、自主品牌传祺汽车、30万吨超大油轮等1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高新产品2718个,特别是数字音视频、数字高清互动接口等国际性标准,打破了我国作为消费电子大国却缺乏基础标准发言权的被动局面,带动了产业链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发展。2010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910亿元,占GDP8.6%

  (二)培育模式创新,催生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一是培育新的商业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以电子商务和网络文化创意为重点,推动科技与商务、文化创意相结合,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涌现了唯品会、梦芭莎、环球市场等领先的自主创新品牌和企业。如环球市场被誉为中国高端电子商务第一品牌的环球市场,为10万中国优质制造商与85万国际买家提供网上交易平台,每年促成出口320亿元。唯品会仅用0.9万平方米办公空间,今年上半年就创造了4.9亿元收入和2043万元税收。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6260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二。

  二是推动衍生新产业。把握国际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大力推进衍生新的产业。推动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和服务平台等新业态产业发展,如优视科技(UCWEB)已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手机浏览器和应用平台,用户遍布151国家,占全球27.5%的市场份额;金域医学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医疗检检验服务机构。
 
  (三)构建集群创新,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一是优化创新载体。大力推进中新知识城、智慧天河、国际生物岛、白云国际建康城、大学城科技园、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等重大发展平台建设,以1个国家高新区、3大国家开发区和12个国家产业基地为核心,推动10大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是集成创新资源。通过高水准举办留交会、科技创新博览会、信息产业周等重大活动,重点引进了一批高端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高起点、高标准集聚高端产业人才,近年来,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梅洛教授为代表的13个创新团队、85名领军人才、近3万名海外留学人才。推进科技金融,建立了首期2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组建了2支创业投资基金。同时,充分发挥广州科技资源优势,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组建了26个产学研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三是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示范工程,培育了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47家、市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89家。建成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3家、企业技术中心138家,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1151家(全省第二,全国前十),占全省的26.4%,软件企业969家,占全省1/3。其中,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324家,比2005年上升161%,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自主创新百强企业26家。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按照前瞻布局、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思路,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集群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台、战略性主导产业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水平,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

   (一)着力发展一批重大产学研创新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实施百个战略性创新平台引进和培育工程,每年引进和支持新增建设10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战略性创新平台,为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重点推进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二期、北航新兴产业研究院、中山大学科技创新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南科技园、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分院、广州现代产业研究院、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中国(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天河智慧城、白云健康城、中国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番禺节能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建设。切实做好广州大学城科技园、广州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广州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园的规划和实施。配合做好中新知识城、广东(南沙)粤港澳离岸数据特区、大学城南岸地区的规划建设和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开发工作。

  (二)着力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团队,推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发展。

  实施百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5年内引进扶持3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实施百名珠江科技新星培育工程,每年选拔100名珠江科技新星,培育一批高潜力中青年创新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国际产业前沿提供人才支撑。通过高水准举办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国(广州)创新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信息产业周、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奖赛、数字家庭解决方案大奖赛等高新技术产业重大活动,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高起点、高标准集聚一批高端产业人才。积极推进和落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相关政策。

   (三)着力扶持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实施百家创新型骨干企业扶持工程5年培育50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开展百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5年重点培育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快速发育成长;实施百亿科技金融创新融资工程5年内引导200亿元以上的国内外资金来我市投资创新创业活动,力争每年培育20家拟上市创新型企业。采取领导分工负责、对口帮扶的方式,引导创新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重点支持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的能力,支持企业创立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国家、国际标准,培育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支撑带动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和领军企业家。

  (四)着力实施一批产学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

  实施百项产学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每年重点支持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围绕国家和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一批产学研合作重大攻关项目,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与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联动,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软件、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并形成产业化,在智慧广州五个一工程、北部山区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等城市发展和民生需求的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实施百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工程 5年内支持100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积极搭建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网络,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构建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国(广州)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推动国际产业技术交流合作。

  (五)着力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着力抓好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显示、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生物技术、先进制造、节能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大力推进8.5代液晶面板、OLED面板、LED外延片和芯片、云基础架构产品、多用途计算机芯片、云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金数据云计算中心、中国电信广州数据中心、亚洲脉络云计算中心等产业平台,打造核心优势,强化产业群集聚能力。大力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

  (六)着力出台一批促进转型升级政策措施,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加强引导,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引导全社会对科技创新投入。抓紧推进《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出台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实施方案和政策等完善政策环境。全力落实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商务等政策措施落实,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加强上下联动,形成互动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战略布局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发挥区(县级市)科技创新积极性,齐心协力,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上一篇: 吴晓灵:大国金融博弈需要多层次金融人才
  下一篇: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缺乏金融人才
 


友情链接:建设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监会  国家工信部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财政部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证监会  财经CCTV-2  经济与法  CCTV-新闻1+1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 中国银行业协会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金融职业认证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认证 中国金融人才入库等级证书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