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大。对于中国之于世界金融的使命,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应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水平,同时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避免金融市场动荡。
“通过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风险分担和资本优化配置,在拓宽全球投资者的投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这同样也有助于改善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的融资环境。”彭文生表示。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财经:首先请您为我们简要回溯这十年中国金融业的变迁。
可以从几个角度看这十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变迁,包括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
金融业整体市场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首先是银行信贷决策的市场化,通过不良资产剥离、战略投资者引入和发行上市,促进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改善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升,使得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基本实现了独立经营和风险自担,减少了行政干预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其次是正在逐步推动的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过去几年其实我们一直在做,现在我们看到对贷款利率的限制已经比较小了,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可以在贷款基准利率的0.9到1.7倍的区间浮动,银行定价的空间有很大的提高。此外,自2005年7月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通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逐步增强。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积升值了约30%,人民币汇率逐渐摆脱单一盯住美元的方式,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变动。
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有了很大进步。从社会融资总量的构成看,2002年银行贷款占到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的92%,在2010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55.6%,伴随着近年来债券市场和股权融资的迅速发展,直接融资的比例持续上升。融资渠道的拓宽满足了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利于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目前,有大量的中国公司直接在境外上市,而除了投资B股、H股以及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之外,境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QFII投资A股市场,同时国内投资者也可以通过QDII来投资海外市场,近来,决策层还在酝酿推出RQFII和国际板,在境外募集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增加,这显示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正在稳步推进。未来5年,随着中国居民持有境外资产的增加和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更多运用,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将有大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加速融入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业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十年中,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逐步完善了适合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其中包括多部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修订,“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重要金融机构的改革上市以及为完善资本市场而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机构投资者培育、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等。
新浪财经: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近日表示,中国近期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是通胀。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中国能否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
佐利克先生认为通货膨胀是中国在中短期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我认同这一观点。
首先从目前的通胀形势看,虽然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影响下,8月CPI已较7月回落,但由于物价仍存在季节性上涨压力,三季度CPI可能仍将位于6%以上的高位,通胀压力短期内尚未显著缓解,我们预计今年全年通胀水平应该在5.5%左右,将明显高于政府年初制定的4%的全年通胀目标。物价上涨尤其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很大,据央行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且难以接受,因此控制通货膨胀仍然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其次从增长的角度看,从去年年底开始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经济增速已开始放缓,但目前主要由投资拉动的整体经济增长依然维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11全年的GDP增长可以达到9.2%。尤其目前劳动力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没有明显影响。从央行的调查数据看,居民三季度的就业感受指数是39.1%,处在2009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因此在平衡保增长与控通胀的问题上,未来几个月政策将继续维持偏紧,以通过抑制总需求缓解通胀压力。
长期来看,虽然对由劳动力供给减缓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要予以高度关注,但我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从中国的人口结构看,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比例目前为120%左右,这一结构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生产者大于消费者的人口结构意味着中国控制通胀的能力比较强、效果比较好。相对而言,过度宽松的货币条件导致的房地产泡沫才是长期内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包括房地产调控在内从紧的宏观政策有延续的必要。。未来几个月,随着紧缩的宏观政策的累积效应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通胀也会逐步回落。我们预计通胀水平今年四季度将显著下降,有望降低到5%以下,而明年全年CPI通胀预计将进一步回落到3.6%。
新浪财经:此次由于标普下调引起的美国信贷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是否会波及中国,中国应如何应对?有否可能引起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在过去几年大幅增加,反映金融危机期间对银行的救助,为刺激经济实施的减税和增加开支措施,以及经济衰退对政府收支的自然影响。高额的政府债务引发市场对其可持续性的担忧,标普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接连在金融市场上掀起波澜。对美国来说,美国国债尽管遭到信用评级下调,但其发生实质违约的可能性极低,从市场反应看,评级下调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反而继续下行,说明市场并不认同这种违约可能,评级的下调更多包含警示意义。
从全球范围看,以应对债务危机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已经开始进行:美国减赤计划预计在未来10年削减2.1-2.4万亿政府支出,联邦政府的基本财政赤字在未来几年会逐步改善。相对而言,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严重得多,欧元区边缘国家未来几年债务占GDP比重仍维持高位,例如希腊债务占GDP比重仍维持在150%左右,难有明显改善,除希腊外的其他两个边缘国也呈上升态势。另外,欧洲主要银行对欧元区边缘国家国债风险敞口大,主权债务危机可能严重破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引起系统性的银行危机。但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区整体的负债水平并不高,其主权债务的平均水平,大概相当于欧元区GDP的84%,由此可见,解决目前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关键并非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而是是否拥有充分的政治意愿。
即使欧美债务危机不演化为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解决债务问题而进行的财政紧缩也会使经济复苏受到拖累,欧债危机的演变无疑是今明两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欧美经济复苏乏力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并不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大幅下滑。其原因首先在于,与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不同当前外需已经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07 年净出口对GDP 贡献2.5%,2011 年上半年则降低到-0.1%,其次,欧元区和美国在中国出口中的比例也在下降,目前已由2005年时40%的高点下降到35%左右,因此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下降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低于2007 年。
我们预计,明年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分别为2.0%和0.9%,只有在欧美增长分别低于以上基准情形2个百分点的较坏情况下,才有可能拉低2012年中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新浪财经:对于近几年的宏观经济走势,您有怎样的预期?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轻踩刹车?
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未来面临较大的下降,甚至在2-5年内进入负增长的时期,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未来可能放缓,我国的潜在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潜在增长率可能下降至8-9%。
从需求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面临长期低增长和经济去杠杆化,意味着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显著减弱,同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在近几年持续上升,2010年已达到了46%,未来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已面临调整压力,消费需求被寄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但是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到很多长期结构性因素制约,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另外,房价过快上涨也抑制了消费需求,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总体看来,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难以达到过去十年10%的平均增长速度,将呈现出一种趋势性放缓的态势。
从政策层面看,2009-2010年极其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产生很多副作用,目前通胀水平依然居高不下,房地产泡沫和金融体系中累积的风险也没有得到充分化解。这意味着在潜在增长率已经放缓的前提下,维持过去看来比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对现在的经济基本面来言可能过于宽松了,这一方面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陷入滞涨的教训可以借鉴,即政策上不能低估潜在增长率放缓的影响、不能过多强调导致通胀的非货币因素,短期内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仍需维持偏紧。而在中长期,中国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
因此,未来几年,宏观政策的基调应该是稳健为主,以促使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
新浪财经:入世带给中国金融业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加入WTO后的十年是我国金融业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十年。早在2006年,即入世五年之后,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市场保护期就已结束,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基本可以享受国民待遇。这包括外资银行可以基本不受限制的开展人民币业务,外资投行可以在中国设立合资券商从事证券承销和除A股之外的证券交易以及对外资保险机构的限制逐渐放宽等等。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带来竞争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改革契机,在这十年中,我国政府沿着市场化方向加速推进了国内金融业的改革进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了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逐渐建立起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同时,随着金融业的深入改革与扩大开放以及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加速融合,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开始逐步开放。
总而言之,由于加入WTO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过去十年发展很快。在这十年中,我国金融业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我认为应该是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信贷结构的改善,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依然是一个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信贷结构的改善对于整体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主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陆续完成改制上市,并通过强调其独立法人地位和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增加了信贷决策的市场化,同时,银行业竞争程度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银行贷款投放效率的提升。当然,2009-2010年信贷大幅扩张对信贷结构和质量有一定负面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其二是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多种融资选择。近年来股权投资市场发展迅速,证券交易所也陆续设立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中小企业和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另外,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也在加速扩张,而在发达金融市场中债券融资是重要的融资手段,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
新浪财经:中国对于世界的金融业发展,有哪些使命?
如果说到中国对世界金融业发展所肩负的使命,最重要的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是应该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水平。通过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风险分担和资本优化配置,在拓宽全球投资者的投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这同样也有助于改善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的融资环境。近几年,在鼓励企业走出去,从事境外投资方面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也很快,下一步则需要进一步放宽居民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
其二是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避免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的金融市场是紧密联系的,从08年的次贷危机和最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以看出,一国金融市场动荡会连带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并拖累实体经济。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大,因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对全球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