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介绍   新闻动态   领导动态   人才入库   入库查询   人才注册   行业专家   交流会议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政策法规   
  国家法规
  部委法规
  地方政府法规
  行业法规
客户服务    更多>>>

010 53392692;  13522178372

Guojinzx2010@govjrhr.cn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法规 -> 新闻列表
我国现行宪法发展历程及深远历史意义
198212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0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一)我国宪法发展历程


我国的宪法从1949年起,经历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四部的历史变迁。其中,八二宪法(即现行宪法)共经历了五次修订。前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9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定的建国纲领,是全国人民在一定时期内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在我国正式颁布宪法以前起过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部正式宪法:“五四宪法”。19549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首都北京召开,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其为“五四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五四宪法共五部分106条,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同时明确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力的保障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二部正式宪法:“七五宪法”。19751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其在1975年颁布,故称其为“七五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部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共430条。这部宪法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和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再肯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它不仅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而且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第三部正式宪法:“七八宪法”。19783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三部宪法(因其在1978年颁布,故称其为“七八宪法”)。这部宪法的内容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共460条。保留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现行宪法:“八二宪法”。19821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其在1982年发布,故称其为“八二宪法”)。这部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它替代了不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七八宪法,确定了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结合。八二宪法公布施行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5次对八二宪法进行了修正:第一次修正:1988年。19884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提出的宪法修正草案,通过了2条修正案并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第二次修正:1993年。19933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二次修正案。该修正案共9条,修订了国家根本任务,提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但最突出之处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制度。第三次修正:1999年。19993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以绝对多数的赞成票通过宪法修正案,并于当日公布施行。这次是以党的十五大为依据,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明确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修改了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将宪法第二十八条“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第四次修正:2004年。20043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修改条数最多、涉及内容最广泛的宪法修正案,共14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条文写入宪法。与此同时,在土地征收征用方面,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统一定为5年。第五次修正:2018年。20183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五次宪法修正案,共21条。此次修正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规定,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等。



(二)我国宪法深远历史意义

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一是宪法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构建了权威高效规范的国家组织机构,国家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宪法规定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政策得到有效实施和贯彻落实,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三是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四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不断落实深化,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实践更加丰富、成果更加显著;五是宪法实施的实践创新发展,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愈发完善,推动我们党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和重大成就。






(三)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宪法制度实践创新和与时俱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取得重大成就。按照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取得一系列新成效新经验:加强立法工作,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完备的法律保证和推动宪法全面实施;设立国家宪法日,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意识;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设立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明确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等工作职责,并在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设置和配备了专门力量;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和国家标志制度;全国人大先后作出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的决定和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修订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针对辽宁拉票贿选案等情况和问题,根据宪法精神和有关法律原则,作出创制性安排。这些宪法实施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和工作经验,彰显了宪法精神和力量,不断丰富宪法实施的实践,提高宪法实施水平,推动宪法实施发生了开创性、历史性、全局性变化。


(四)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这对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更好坚持完善和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二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规则得到全面实施。三是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健全完善法律草案合宪性审查程序机制,通过议案说明、草案审议结果报告等多种形式对法律草案中合宪性、涉宪性问题作出说明,必要时作出合宪性安排;有关方面拟出台的法规规章、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凡涉及宪法有关规定如何理解、实施、适用问题的,都应当事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合宪性审查,确保同宪法规定、原则和精神相符合。四是落实宪法解释程序,采取务实管用方式方法积极回应涉及宪法有关问题的关切,努力实现宪法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五是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做好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合宪性、涉宪性问题研究,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国家法治统一。六是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机制。

  上一篇: 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下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友情链接:建设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监会  国家工信部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财政部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证监会  财经CCTV-2  经济与法  CCTV-新闻1+1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 中国银行业协会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金融职业认证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认证 中国金融人才入库等级证书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