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介绍   新闻动态   领导动态   人才入库   入库查询   人才注册   行业专家   交流会议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政策法规   
  国家法规
  部委法规
  地方政府法规
  行业法规
客户服务    更多>>>

010 53392692;  13522178372

Guojinzx2010@govjrhr.cn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法规 -> 新闻列表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的重要时刻,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深刻内涵,深刻揭示了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一、全面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漫长征途中,我国的金融体系在动员资金、配置资金、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是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之中的,必须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

(一)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拓出来的金融发展道路。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将党的领导嵌入国家治理机制,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创造性地运用国家信用,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成功开拓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说到底就是要立足中国实际,协同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稳定,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以金融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坚实的信用支撑。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金融保障革命斗争,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一统”金融体系推动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从改革开放时期金融业高速成长助力经济快速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到新时代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和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各个历史时期的金融工作目标侧重有所不同,但都围绕推进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服从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服务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事实雄辩地证明,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条富有本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因此,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共产党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体现了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这条道路的“魂脉”。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中国金融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提出了现实需求,明示了努力方向。例如,如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金融资源支撑,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如何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如何深化金融改革,进而有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货币金融理论与实践,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金融活动背后蕴藏的道德伦理、哲学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脉”所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是“八个坚持”,其中蕴含着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是体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遵循,体现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回望来路,我国金融发展的重大成就,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依然是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最大底气所在。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展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立场,体现出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发展道路的显著区别,必须始终牢记。说到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党的宗旨决定的,它要求我们在谋划金融工作、实施金融政策时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指出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两个核心任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是确保经济金融体系平稳前行的基础和前提。必须从发展和安全的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短视化,既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又坚持把发展作为最大的安全,为抵御各类风险挑战提供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实现了主动安全、动态安全。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述“四个坚持”是新时代金融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经验总结。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就是既要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协同发力推动金融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着力破解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推动金融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要。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就是要将安全作为开放的前提条件,将开放作为安全的必要条件,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是要以“稳”定大格局,以“进”定新方位,形成“既稳且进”的金融发展良好态势。

二、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我们需要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入手,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众所周知,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持续不断地作为国民经济“血液”的货币资金输送到经济“肌体”当中,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和金融的循环流转中,实体经济发展是根本,金融服务是支撑。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一国的经济是决定金融能否兴旺强盛的第一性、主导性、基础性因素。没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和稳定的经济运行作为根基,金融发展便无所依托,成为无本之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服务性、支撑性的作用。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加快培育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现代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媒介功能来引导储蓄资源跨主体、跨空间转移,并且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以金融强国建设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扩展开来说,金融强国需具备的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强大”: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这“六个强大”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货币是金融的基础,强大的货币是金融强国的基础。金融强国的货币应当成为重要的计价货币、支付货币、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从而使得金融强国的国家信用成为全球信用,用以动员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二)中央银行是专事发行货币、调控货币的机构,拥有了强大的中央银行,才能确保拥有强大的货币。金融强国的中央银行,必须能够通过货币的发行来动员全球资源,通过科学稳健的金融宏观调控来稳定本国与世界经济金融运行,通过高质量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三)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市场主体和微观细胞,一国金融实力的壮大,需要以强大的金融机构为基本支撑。一流的金融强国,一定拥有一流的商业银行、一流的投资银行、一流的保险公司。强大的金融机构必须能够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力争夺国际金融体系当中某一领域的话语权、影响力和定价权。

(四)国际金融中心是聚集全球金融资源,为全球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的增长极。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清晰反映出英国走向金融强国的轨迹;而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也与美国的金融强国历程紧密相连。在我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征程中,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五)强大的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保障。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必须根据本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结构变化和风险变迁动态演进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打造现代化金融监管体系,使监管能力建设与金融创新发展步伐相匹配。

(六)金融强国建设,关键在人。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强大金融人才队伍,是金融强国建设的主力军。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人才培养、使用和交流机制,优化金融人才队伍结构,改善金融人才发展环境,提高金融人才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我国金融人才队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

加强金融强国建设,意味着我们必须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建设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适应性”要求金融体系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方向相契合,体现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竞争力”是金融体系履行自身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所在,体现出效率维度和开放维度。“普惠性”是指降低“金融门槛”,以更好满足普通百姓、中小微企业等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体现出公平发展、共享发展的要求。如果说适应性与竞争力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共同特征,那么,普惠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上述六大体系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

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要求我们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的机制,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加强货币政策同财政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要求我们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板块的差异化定位和相关制度安排,推动境内外金融市场实现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要求我们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引导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健全审慎监管框架,健全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防止局部风险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有力提升全社会金融素养,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要求我们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五篇大文章”任务,紧紧盯住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与创新。一要围绕科技金融发展,健全高收益债券市场,完善知识产权融资保障体系,优化投贷联动模式,用好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二要围绕绿色金融发展,丰富绿色信贷产品,发展绿色债券,创新绿色保险产品,推动绿色金融交易市场发展。三要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用好各类慈善基金,加强金融科技手段的应用,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配套措施。四要围绕养老金融发展,建设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养老服务场景建设,在金融服务中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五要围绕数字金融发展,利用数字技术重塑金融服务供给,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完善数字治理。

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要求我们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和金融基础设施治理体系,建立规则明确、标准统一的金融基础设施管理规则和业务指引,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审查与评估,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以高质量金融“新基建”更好适应金融业发展新要求。

四、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只有不断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各地区各部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和才干,将党中央有关金融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不断推动金融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树立一盘棋思想,就是要统筹兼顾、全盘考虑,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来谋划和部署工作,使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大局来展开,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大局,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就是要坚持经济金融共生共荣理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自觉将经济和金融工作放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说到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立业之本。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意味着金融工作也要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

此外,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握经济和金融关系,把握金融发展大势,把握金融本质和规律。特别是要善于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正确处理金融强国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是学习金融以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系统把握经济学、金融学基本原理,熟悉科技、法律、社会、会计、管理等学科基础知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金融运行规律办事,提高金融战略、金融政策和金融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对金融发展的价值取向、行为逻辑和运行轨迹有着持久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金融文化、金融伦理和金融哲学中的精华,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筑牢文化根基。

各地区各部门在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过程中,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总要求,以此为行动指南推进金融文化建设(陈玉荣)。

  上一篇: 我国将制定金融法!有望包含哪些内容?对金融机构有何影响?
  下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友情链接:建设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监会  国家工信部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财政部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证监会  财经CCTV-2  经济与法  CCTV-新闻1+1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 中国银行业协会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金融职业认证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认证 中国金融人才入库等级证书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