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介绍   新闻动态   领导动态   人才入库   入库查询   人才注册   行业专家   交流会议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政策法规   
  国家法规
  部委法规
  地方政府法规
  行业法规
客户服务    更多>>>

010-53392692

Guojinzx2010@govjrhr.cn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家法规 -> 新闻列表
姜泽廷:构建高素质法治人才联合培养体系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上午,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在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将协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聚焦涉外法治领域,构建高素质法治人才联合培养体系,将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
姜泽廷表示,中国政法大学始终以学科优势、师资优势深耕涉外法治。学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双基地为引擎,构建覆盖58个国家和地区、306所顶尖高校及国际组织的全球合作网络,形成多元协同、贯通中外的联合培养体系。其中,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展的“双学位培养”“国际交换生”等项目已成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输出的核心阵地。
“在法大,多个涉外实验班为学生提供了突破专业限制,跨专业修读课程的可能性。”姜泽廷介绍,学校成立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和“西班牙语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外语+法律”为突破口,推动多领域深度融合。另开设德、日、俄语等5种外语通识必修课,在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为国别法奠定了坚实研究基础。
姜泽廷认为,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需要打破院校壁垒,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设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班,在学制上打通本硕,学生可以突破专业限制,跨专业修读课程。法大还与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法工融合”新范式。“搭建跨校协同育人网络,才能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势叠加。”姜泽廷谈到。
为破解“重理论轻实践”难题,中国政法大学还与国际组织共建“实训-实战”双通道,与联合国国际法院、环境规划署合作设立环境法研究基地,并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签署实习协议,研究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人数位居国内高校前列。近五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已选派300余人次赴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亚非法律协商组织等国际组织实习。
“法大将全球化竞争最前沿的实战场景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课堂’,努力培养出一批‘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全面的涉外法治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姜泽廷最后说。
  上一篇: 宪法是制定和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根本依据
  下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友情链接:建设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监会  国家工信部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财政部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证监会  财经CCTV-2  经济与法  CCTV-新闻1+1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 中国银行业协会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金融职业认证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认证 中国金融人才入库等级证书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