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域一体、开放共赢”为主题的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3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无论是开发者联盟的扩容,还是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的揭牌,都意味着快四岁的示范区正在进入发展新阶段。
新华社客户端8月1日电(记者 何欣荣、胡洁菲)以“跨域一体、开放共赢”为主题的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3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无论是开发者联盟的扩容,还是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的揭牌,都意味着快四岁的示范区正在进入发展新阶段。
“一体化示范区要完善开放、共享、共治的创新平台,实现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的跃升,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大会现场表示,一体化示范区要努力成为一座大的“创新场”和孵化器,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示范区全链接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胡洁菲摄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开发”
不走传统的招商引资路线,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有一个独特的开发者联盟。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朋友圈”持续壮大。
“开发者大会”或“开发者联盟”的概念,源自于一些互联网平台,强调的是开放合作和生态营造。引入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开发建设中,内涵也高度契合:横跨沪苏浙、涉及三级八方( “三级”即省市县,“八方”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苏州市、嘉兴市以及上海青浦区、苏州吴江区、嘉兴嘉善县)的示范区,原本就不走传统的开发区路线。在示范区这个平台上,需要协商,也需要共享。需要行政性的规划,更需要市场化的力量。
“示范区建设是一件难事,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把这个事做好,需要匹配相应的创新机制。开发者联盟就是这样一个机制,它推动示范区从传统的‘刀耕火种’转向更加现代化的开发模式。”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成立3年多来,示范区开发者联盟不断扩容,30日新增13家成员单位,总数达64家。新入盟的13家成员单位,从地域分布情况看,长三角地区8家,长三角外5家。从机构类型看,企业11家,专业机构2家。11家企业包含央企2家、国企4家、外企2家、民企3家,充分体现联盟多元化和广覆盖的特点。
从行业属性来看,新入盟成员高度契合示范区生态绿色的本底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包括华润集团、中国能建等绿色发展类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数据集团等数字经济企业,还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戴德梁行等专业机构,充分体现集聚各方资源的平台效应。
在张忠伟看来,在示范区的建设中,开发者联盟成员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创新的“头雁”和挑剔的“用户”。比如最早加入开发者联盟的华为公司,先后在示范区内布局了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华为(吴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等创新性机构。同时,华为在示范区内的一系列投资,也考验着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成效。
从“朋友圈”到“能量场”
小桥流水、红墙黛瓦,每逢周末,常有一群身着汉服的姑娘站在百年兆昌古桥的桥头,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如今,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的章堰村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有力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章堰村的蝶变既是自身谋变的结果,也是受益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红利的溢出。重固镇副镇长朱键说,章堰古村落的规划离不开开发者联盟成员同济大学的助力,重固镇与同济大学等成立了共创委员会,保障了古村落开发“形神兼备”。
章堰村旧墙里“长出”新墙。新华社记者胡洁菲摄
这就是开发者联盟的平台效应:不仅扩大了各自的“朋友圈”,更构建了示范区发展的“能量场”。
作为开发者联盟新任轮值执行长单位,央企三峡集团深度参与了示范区建设。三峡集团董事长雷明山介绍,三峡集团对江苏吴江“水管家”项目投资30亿元,参与示范区蓝环一期二期工程出资20.8亿元。“三峡集团将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的绿色发展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努力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多的资源。”
与市场主体充分互动,示范区内的青吴嘉两区一县31日发布政府需求、企业协作、企业能力和中高端人才需求等四张高质量发展清单,共推出340项合作事项、298个优质岗位,包括西岑科创中心、嘉善高铁南站站前TOD项目等政府需求,卫星定位小型化天线技术攻关、电子纸全产业链等企业协作需求。
从“搭框架”到“塑功能”
“示范区已经走过三年多建设历程,有前三年的夯基垒台搭建框架,正进入立柱架梁塑造功能的新阶段。”大会现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顾军描述了示范区的新变化。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示范区规划、建设和空间治理提供了基本依据。在顶层规划落地的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功能导入”逐步进入“快车道”。
沿着G50西行,在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的“蓝色珠链”湖畔,连片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正在建设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
华为上海副总经理房思哲表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项目,2022年末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的8个组团全部实现结构封顶,整个生产项目总体预计在2024年6月竣工,并具备运营条件。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建成后,不仅将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也将在更大范围内助力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
以数字经济为本源,依托G50主干廊道,发端于上海市青浦区的“长三角数字干线”正在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青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7%,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在青浦区委书记徐建看来,青浦上半年较好的增长势头,与一体化发展密不可分。
依托制度创新,为功能开发提供更多载体,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日揭牌成立。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示范区高新区占地面积19.54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
示范区三年多来的实践,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积累了经验。“不同行政建制之间要实现一体化发展,跨区域协调是关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郑永年说,国际上无论东京湾还是旧金山湾区都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成的协调机构,目前长三角已有相关基础,未来还需建设更多的协调机构(陈玉荣)。